• 在江南大学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层干部治理能力提升培训班上的讲话

    在江南大学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层干部治理能力提升培训班上的讲话 编者按: 7月18日-19日,我校在文浩馆召开了以“新形势、新使命、新起点、新征程———加快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主题的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层干部治理能力提升培训班。无锡市委书记黄钦参加开班式并作大会报告。校长陈卫作了题为《凝心聚力再谋发展》的主题报告,共谋发展大计,共话美好未来。 近年来,无锡市与江南大学齐心协力、携手合作,解决了一些双方关心的问题、办成了一些双方重视的事情,实现了共生共建、共享共赢。当前,无锡要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江南大学要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大学,需要双方齐心协力,谱写市校合作共建的新篇章。 第一个问题:近年来无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五年来,无锡坚决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把“强富美高”建设作为无锡各项工作的总纲领、总抓手,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围绕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目标定位,坚定实施六大发展战略,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今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大战大考的一年。综合审视当前形势,无锡市委提出今年的发展目标:就是要争取“好”的发展位次、保持“进”的发展态势、积蓄“强”的发展后劲,全力促进经济回暖向好,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第二个问题:“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考虑 根据对“十四五”发展面临的新特征新要求的判断,对照省委提出的建设现代化形态的无锡、世界格局中的无锡以及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要求,“十四五”时期无锡要着力打造“四个名城”:一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名城。二是打造具有国际美誉度的生态宜居名城。三是打造具有全国辐射力的交通枢纽名城。四是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山水文旅名城。 “十四五”时期无锡要大力实施六大发展战略:一是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二是产业强市主导战略。三是双向开放战略。四是区域一体化战略。五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六是民生共建共享战略。 第三个问题:合力谱写市校合作共建新篇章 长期以来,无锡与江南大学已经成为日益紧密的发展共同体,在名城名校的合作共建中实现了互促并进、共荣共兴。面向大变革、大机遇、大挑战并存的“十四五”,市校双方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推动市校合作共建再出发、谱新篇。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无锡和江南大学是和合共生的关系,对于无锡来说,江南大学是自己的大学;对于江南大学来说,无锡是自己的城市。把自己的大学办出色、办出彩,把自己的城市发展好、建设好,既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也是600多万无锡市民和江大全体师生的共同期盼。因此,双方有责任把市校合作共建工作推向新高度。 双方谋划新一轮市校合作共建工作,在推进思路上要做到“四个聚焦”:一是聚焦未来,加强顶层设计。牢固树立市校合作发展共同体的理念,进一步明确共建方向和发展目标;加强探索推动部省市共建的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争取教育部和江苏省更多支持,努力打造合作共建的示范样板。二是聚焦重点,促进优势互补。全面梳理双方的战略需求、战略机遇,坚持强强联合,以各自所长服务对方所需,瞄准关联度高、互补性强、空间潜力大的重点领域,推进实施一批具有关键性、引领性、支撑性作用的重点项目,不断把合作做深、做实、做出成效。三是聚焦资源,提高配置效能。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的原则,强化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资源要素跟着需求走、跟着项目走、跟着评价走,把市校资源更多投向双方有迫切意愿、发展潜力的合作点,积极开发拓展合作新载体新平台,不断提高合作共建的效能。四是聚焦目标,强化机制创新。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制定市校合作“十四五”发展规划,把双方合作共建目标具体化、责任化。建立市校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解决市校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商讨推进市校合作共建事宜。 围绕这“四个聚焦”,在具体工作上需要找准四个结合点:一是找准战略布局的结合点,推动市校深度融合迈上新台阶。无锡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与江南大学实施一流学科建设战略,无锡推进锡澄锡宜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与江南大学实施“一体两翼”办学发展战略有机统一、高度契合。市校双方合作共建,既要紧密匹配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城市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又要合理配置有助于江阴宜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资源,统筹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创新平台、为“两翼”高等教育提升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找准科技创新的结合点,推动政产学研合作迈上新台阶。市校双方要贯彻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健全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高校为支撑的产教融合创新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重点要联合推进生命科学、物联网、工业设计、文化创意、质量品牌研究院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在原有智能制造、物联网合作共建基础上,进一步密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无锡正在大力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规划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将把江南大学作为重要节点和关键支撑,给予各方面大力支持。 三是找准人才汇聚的结合点,推动顶级团队引育迈上新台阶。近几年,无锡大力实施太湖人才计划及其升级版,把江南大学纳入计划予以相应支持,江南大学发起成立“海创江南”高校统战联盟助推城市招才引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市校双方要进一步密切信息沟通、强化动作协同,打通人才引进政策,放大联动效应、形成叠加优势,加快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不断提高师资素质,推动更多人才团队选择江大、留在无锡、成就事业。 四是找准为民造福的结合点,推动教育医疗办学迈上新台阶。市校双方要进一步聚焦群众关切,加大投入力度,深化医疗、教育领域合作办学,推进共建江南大学教育学院和附属学校,提高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水平,解决教职工子女入学问题;深入实施“办名院、建名科、增名医”卫生健康“三名”战略,合力办好无锡医学院、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争创临床医学一级博士点,建设无锡医学转化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的需求。同时,聚焦文化发展、城市治理、党的建设等,联合推进智库建设,加大干部交流培养合作,在服务社会、改善民生上形成更多成果。 办好江南大学,是无锡市委、市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凡是江大需要的,无锡都将竭尽所能支持;凡是江大希望的,无锡都将全力以赴争取。我们将把支持江南大学发展列入无锡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推动部省市共建落地落实,举全市之力推动江南大学在高校总体排名中位次前移,朝着建设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阔步前进。

  • 凝心聚力 再谋发展

    凝心聚力 再谋发展 回顾历史:弦歌不断,成果斐然 江南大学自1997年全国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高校以来,历经三校合并、新校区建设、“双一流”学科建设等重要历史节点,近20多年发展迅速,取得了诸多成就: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12项,ESI进入前1%学科6个、农业科学ESI进入前0.3%等。 立足当下:肩负使命,矢志不移 任期目标责任制是学校推进各项工作的有效抓手,自2002年实施以来,学校步入快速发展轨道。2019年,学校第六轮任期目标实施完成。从总体指标来看,全校目标达成度较好,各条线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但仔细分析发现,部分二级指标完成度依赖少数学院,二级指标学院完成情况差异度较大。 在对第六轮任期目标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第七轮任期目标责任制采取分类制定、分类考核的办法,将教学与科研单位分为四个大类,即一流学科学院、一级博士点学院、博士点培育学院、教学研究型学院。任期目标责任书分为总体要求、面上任务指标、关键突破项目三大部分,根据各学院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同时,此次任期目标责任书的制定中,出现了任务与资源、部门与学院、教学与科研等相互关系的思路的变化,摒弃了部分指标,整体精简了指标数量。 在肯定学校已有成就基础上,报告以详实的数据深入分析了学校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目前,我校教职工数量逐渐饱和,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提升学校影响力和办学层次,需要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源效能。报告分析了近三年理工科、文科学院正高、副高人员在科研经费、论文、专利、著作等方面的情况,明确各学院尚待努力方向。同时,将学校学科、科研等主要指标排名情况与省内外十余所高校进行对比分析,全面、立体地评估学校的整体情况。 展望未来:多措并举,明日可期 在新的起点上,报告提出了四条发展路径:第一,要做好发展规划。把握国家战略需要和学术前沿,跟进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围绕健康中国、智能制造、新基建等新兴领域,科学谋划“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统筹布局中长期发展规划等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第二,落实扬长补短。结合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和学校学科发展方略,进一步发挥优势学科所长,同时补足弱势学科所短。第三,推进精细管理。通过系列制度优化、职称评聘改革、干部考核完善等措施,进一步健全人才体系,强化队伍建设。第四,深化市校合作。在过去市校共建医学院、宜兴校区、江阴校区、智能制造中心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意与设计等学科方向建设,打造契合无锡地方需求的产业集群。 2020年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和完善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完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三是聚力推动学校再获高质量发展新佳绩;四是系统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与制度创新。报告对如何更好地推进学校未来发展、第七轮任期目标和2020年工作提了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增强使命追求。面对高校间追赶超越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领跑者和跟跑者的角色在改革发展中都有可能换位,必须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二是要增强责任担当。各部门要找准本单位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或瓶颈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增强责任担当的勇气和魄力,走出符合本单位实际发展的突破之路。三是要增强领导水平。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第一使命,团结带领部门员工朝着共同的目标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建立健康的发展生态。全校上下凝心聚力谋发展,履职尽责作贡献,再创高质量发展新佳绩,为学校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