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在中层干部理论学习培训班总结交流会上的讲话(摘要)

期次:第199期    作者:张大良   查看:723

  同志们:
  面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面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新挑战,面对全校师生员工的新期待,我们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动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学校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谋划和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积极营造保障和实现学校科学发展的环境氛围,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这些都是我校各位领导干部必用行动加以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应当切实承担的重要使命。
  下面,我想结合这次研讨的主题讲几点想法,供大家研究参考。
  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着力提高驾驭学校发展的素质和能力。
  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决策水平、领导管理能力、开拓创新精神、拒腐防变正气,事关学院(单位、部门)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事关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学习,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前提,是干部修身的法宝,是促进学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希望大家真正把学习作为增强本领、做好工作的重要手段,作为提高能力、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作为自身发展的一种精神境界和终身追求,善学多思,成为一名“学养广博、涵养深厚、修养高尚”,“视野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高校领导干部,更好地谋划和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我们要着眼于“三个提高”:
  一是要着眼于思想认识的提高。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和理性思维能力,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和基础,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思想认识的前提在于加强学习,当前尤其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的精神,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今年下半年,我们还将根据中央和教育部党组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提高干部谋划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为推动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
  二是要着眼于管理能力的提高。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领导干部不仅要有较强的洞察力、判断力,还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系统合理的知识结构。因此,我们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要在学习中深入研究本单位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发展重点和资源配置,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促进发展的举措和领导发展的本领。要在学习中熟悉规章制度、掌握管理艺术、增强管理能力,提高政策性管理、指导性管理、服务性管理和监督性管理水平,增强管理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和卓越性,提高管理工作的创造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成为学者型干部和战略型学者。
  三是要着眼于自身修养的提高。领导干部的修养,不仅体现自身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道德情操、工作能力,而且代表着组织的形象。学习,是修养之道。我们必须重视学习、勤奋学习,学以立志、学以正德、学以养心、学以促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切实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的作风要求,始终牢记“两个务必”,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明是非,知荣辱,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做到不染不正之风,不取不义之财,不做不法之事,以廉生威,以公生明,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发展的校园氛围。
  二、大力推进思想解放,切实增强谋划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的制胜法宝,是我们推动事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我们应对时代挑战的迫切需要。事实上,我们有些方面的发展水平上不去,并不是因为工作不够努力,而是我们思想不够解放,理念不够先进,优化发展、加快发展的内在意愿不够强烈、思路不够宽、方法不够新、举措不到位;或者是我们有些同志强于行而弱于思,见长于感性而欠缺于理性,导致思维层次、发展起点、工作标杆不高。科学发展观已经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根据社会和时代的新要求、学校发展的新阶段,解决好“会不会发展”、“善不善创新”的问题,以前瞻的眼光、开阔的胸襟、务实的举措,创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路径,加快推进我校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我们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要自觉查找发展差距。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事业在发展进程中将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和风险,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居安思危、戒骄戒躁、审时度势、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攻坚克难。我们要在解放思想中开阔眼界,在横向比较中查找差距,在学习借鉴中创新思路,自觉地把外在的压力变成内在动力,始终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敢抓、敢管、敢于负责,敢闯、敢试、敢于创新,有针对性地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二要积极抢抓发展机遇。
  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当前,我们既要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211工程三期建设,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争取更多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汇聚更多领军型人才,使我校的食品科学、生物工程、纺织技术、工业设计等优势主干学科再攀新高;又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我校学科体系的内在关联和特点,通过学科交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途径,整合部分学科,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促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优化发展;还要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城市发展和社会、文化建设,尤其是结合无锡市发展模式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型、环境保护优先等需求,找准切入点,以我校的学科、人才、科技、信息等资源优势,主动为无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要大力整合发展资源。
  学校事业的现实和未来发展都离不开资源,尤其是优质人力资源。当前,我们要加强资源整合和力量积聚,一是要积极有效地整合校外资源,通过提高办学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努力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性资源;通过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努力争取省市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物质性资源;通过举办校庆等重大活动,扩大学校影响,凝聚校友力量,努力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二是要科学合理地整合校内资源,通过组织架构的调整和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三是要规范高效利用资源,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要根据资源的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绩效管理,集中必要的建设资源重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现资源投入的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
  四要努力创新发展模式。
  在我校发展步入“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步伐,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如何开展科技创新、融入社会、服务地方?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转变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学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研究的又要切实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推动学校发展的工作机制。
  “机制活校”,一直是我们坚持的发展方略和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我们要在保持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结合人事分配制度、干部任用制度、内部管理体制、资源配置方式、考核评估体系等改革项目,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形成合力;通过创新运行机制,增强活力。
  一要不断完善制度,严格规范管理。
  制度,是对工作要求的落实,对工作程序的规范,对工作职责的明确,是对学校各项工作规范化的系统要求。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管理文件,逐步完善制度规范,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强化约束监督机制,切实增强办学活力。当然,制度的健全是基础,是前提;而制度的严格执行,则是关键。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说,执行力既是对干部的政治要求,也是考察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严格管理是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前提,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我们一定要把严格管理内化为干部的主观要求和工作习惯,切实在工作实践中提高执行力,向管理要质量,向执行要效益。二要坚持依法治校,推进民主管理。
  依法治教,是党和政府管理教育的基本方针,而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加强对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的学习研究,进一步强化法律意识,推进民主管理,做到依法治校,民主办学;坚持重大事项专家咨询制度、决策论证制度、公示制度和问责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管理机制,推进党务校务公开;进一步健全学校、学院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鼓励和支持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积极引导师生正确处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主动关心他们的思想,关心他们的发展,关心他们的生活;进一步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探索完善学术自律与学术监督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努力营造民主、宽容、和谐的治学、治教、治校氛围。
  三要加强统筹协调,注重相互协作。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层次的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也进一步凸显,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本部门、本单位的事务性、常规性工作上,还需要加强学院与学院、学院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益。
  四、主动凝聚师生力量,积极营造学校科学发展的和谐氛围。
  学校跨越式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艰苦创业和不断创优的过程。广大师生创造活力的充分释放、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创业活动的蓬勃开展,需要我们营造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要营造学习研讨的氛围。各单位和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要认真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活动,在学习中交流思想、研讨工作、科学决策、谋划发展;要认真开展党组织生活和支部学习活动,保持思想上的领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深入开展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职工领会政策、落实工作、推动发展的能力。管理干部和广大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坚持以教师为主体,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广大教师与青年学生要加强交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更好地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
  二要营造求同存异的氛围。
  大家在群策群力谋划和推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阅历、经历、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而对同一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这是非常正常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只要我们以党的事业为重,以师生的利益为重,就能够求大同存小异,形成团结有力的领导集体。各单位的领导班子,要自觉履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做到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大事集体研究、小事个别沟通,会前充分酝酿,会上充分讨论,甚至可以争论,一旦形成集体决策后,一定要坚决贯彻、全面执行。班子成员之间要坦诚相见,真诚相处,讲党性、讲原则,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反对一团和气,反对搞小团体,反对自由主义,要本着对事业、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站在全局高度判断是非,评价成败。
  三要营造建言献策的氛围。
  中层干部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领头人,带头加强理论学习,带动和引导全校广大师生积极主动地关心形势政策,关注学校发展,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全力投身学校改革发展。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重视和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集师生智慧,聚师生力量,包括鼓励和引导各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对学校工作进行民主监督,对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