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田沧海事寻常 唯有斯文万古光

———忆《教学与进修》

期次:第436期    作者:张永鑫   查看:150



  或曰:“题名何其冗长?”愚即应之曰:此即感慨之、咏叹之之谓也。感慨之不足,咏叹之不足,又不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盖案头放着几册《教学与进修》,感慨、咏叹之余,30年前的尘封往事,便络绎不绝地一齐涌来脑海。
  《教学与进修》,是上世纪70年代末由无锡教育学院中文学科主办的一种教研刊物。无锡教育学院(当时尚称无锡教师进修学院),正如北大名教授金开诚先生所言,是一所“岂有声名动四邻,每于实处见精神”的学院。无锡教院素以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质量优异著称于省、市,并受到国家教委师范司的关注。而无锡教院给我的印象,它不止以“实处见精神”闻名,而且是当时无锡卓有成效的教研中心。在这所学院里,聚集着当时省市内的一批教育界精英。而无锡教院的中文系(当时尚称“中文科”),则尤是其中的出类拔萃者。这首先得力于中文系团队的领导者和全体成员,他们热爱教育事业,视野开阔,高度敬业,无私奉献,熟谙并善于驾驭教育规律,懂得身处逆境如何奋力创造发展机遇。发展的关键在于具有高瞻远瞩的超前意识。基于这一办学理念,中文学科团队特别注重加强科学研究与学术水平的提高:一方面通过努力,聘请国内的著名学者、专家、教授等来院授课、开讲座、作学术报告;另一方面,便是大力强化师生的科研意识,举措中的一项为自行出版内刊———文科版(语文版)《教学与进修》。
  题名为“教学与进修”,顾名思义,意在教学与进修相辅相成,使其做到“由教学臻至科研,由学术提高教学”的目的。《教学与进修》始于1979年,终于1985年(转而出版取得正式刊号的《无锡教育学院学报》)。“教学与进修”的刊名由“当代中国第一狂草家”林散之先生题写;封面由深通书刊装帧艺术的无锡轻大工业设计系刘观庆先生精心设计。
  就以我手头存有的第一、第二期《教学与进修》而言,此刊无不达到了教学与研究并重的要求。
  第一期头条在国内首次刊发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于1973年8月20日致无锡教院陈其欣先生的亲笔信影印件(拟题为《关于文章解说与语文教学的书简》),和陈老师对于“文革”中他和叶老两度通信的背景说明。叶老热忱肯定了陈老师尝试的“文章解说法”,认为不妨提倡并推广拓展开去,论及语文教育的理念、方法直至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无锡教院中文学科的负责人之一胡治华先生(笔名姜文)则配以《一个值得重视的意见》的专评,阐释了叶老《关于文章解说与语文教学的书简》中倡导的“文章解说”方式之所以有生命力,其原因就在于它实、精、活;希望中学语文教学能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使学生最终达到叶老所提出的“随时肆应不穷”的境地,实际上提到一个关乎“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该文后由《语文教学》以《把评点法运用于语文教学》为题正式发表,并被收入《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论集》。
  刊物环绕叶老提示的命题,连续几期登载了四、五篇不等的一组古文与现当代名篇的“文章解说”。第一期打头的三篇是对鲁迅杂文的点评解说,均出自陈老师之手(分别署作者名,以及“灼之”、“陈灵”),正是1973年7月作者呈寄叶老指教并获叶老赞许的力作。江凌云、张海保两位先生对现当代名作的评点紧随其后。第二期“文章解说”仍居卷首,无锡语文教学界的“掌门人”姚载熙先生《<游黄山记>解说》(署名铙克)一文,写得缜密精当,显示出雄厚的功力。自此,“文章解说”成为该刊有影响的特色栏目。
  这两期《教学与进修》的另一大类,就是发表了无锡教院中文学科老师一组重要的研讨性文章。
  比如,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钱树棠先生(笔名“泝唐”)的 《题材·技巧·思想感情———古代诗歌感染力对比说例》一文,以其精深广博的学养,就“题材”“技巧”“思想感情”为题,既用传统的“实学”,又用现代科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对古代诗歌(汉乐府、古诗、唐诗、宋词等)有无艺术感染力发表了极为精辟而又独到的看法,三组“对比说例”选材精当,论述逐层深化,文风个性鲜明,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中文学科另一负责人周福昌先生所撰《绝技堪抚掌文章善画声》,不只是对中学语文教材《口技》的“简析”,更就新版课文对《开明文言读本》所载原作的文字和标点所作改动的得失、编者所作注释的准确与否,提出了别具慧眼的商榷意见。
  当时已是江苏著名文艺理论家唐再兴先生的《白描初探》,是其赵树理创作专题研究中一个以小见大的话题,后刊发于《甘肃文艺》。
  还有,姚载熙、胡治华及唐再兴、陈其欣等几位先生合议、由胡治华执笔,就巴金先生名篇《海上的日出》被修改后选为新版部编初中课文的争论性文章《欲益反损———评课文<海上的日出>的修改》(笔名龚异),此文曾经巴老首肯,其间两度书信往返;由《教学与进修》刊发后,引起当时影响力颇大的上海《语文学习》编辑部的重视,经多次磋商,由胡治华将文章改写为《<海上的日出>的结构和语言》,再由《语文学习》配发编辑部人员对巴老的访谈及巴老回信之一的影印照,在1980年第四期卷首刊载。巴老关于《海上的日出》的两次亲笔复信原件,后被中国现代文学馆征集收藏。
  除上所述的两大部分以外,第一、二期《教学与进修》的最重要部分,便是刊出国内著名学者的专文。
  在这一方面,北大金开诚先生起到了引领指导的作用,组织了一批重要文章,如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教授的《“或”与“和”》;语言学家胡双宝先生的《语音琐谈》与胡双宝、吕桂贞先生的《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今年高考语文试题谈起》等。
  另一部分则是南京、上海等地著名高校专家、学者、教授所撰的重要论文。这里有徐复、朱彤、赵国璋等教授的大作,有朱彤教授正在撰写中的《修辞学初探》的一节《选言于宏富之路(上、下)》;徐复教授的《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运用》(由周福昌先生对徐先生来院讲学的纪录稿精心整理而成);赵国璋教授的《工具书与教学科研》(同由周纪录整理)等,都不只对语文教学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且更深入一步,尽为“治学”经验之谈。
  此外,首期《教学与进修》还发表了上海著名儿童文学家贺宜先生视角独特的《儿童文学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环———<上海儿童文学选>(1949———1979)序》(由唐再兴先生专程赴沪约稿),等等。
  两期《教学与进修》都刊发了无锡和外地不少一线语文骨干教师的教学研究文章,其中二期以“要目”刊发、意在征询业内有识之士的意见。《语花》(选载),是原二中“师徒组合”萧国兴(笔名叔言)、蔡剑秋二位杏坛精英多年苦心结撰的成果,文稿两年后成为中国少儿出版社的畅销书。
  由上可见,《教学与进修》实是一份学术性鲜明的刊物。创刊伊始每期印刷五千册,除向省、市中学发行外,还用以同全国师范院校交流,并寄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单位和全国各重要语文教学研究刊物。在当时,它确以独树一帜而引人注目。该刊从策划、组稿、审稿、编稿到校对,除暂在教院工作的方玉书先生分担部分具体编务外,其余均由教学、教研任务十分繁重的老师们亲力亲为。今日思之,好不容易。
  历史证明,它对当时无锡教院中文的教学科研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其后,《教学与进修》一直坚持着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学术研究促教学的办刊宗旨,不久扩展为文理科两版,影响日益增大,最终为正式出版无锡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奠定了基础。
  十分幸运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适从苏州来到无锡教院执教,成为《教学与进修》的组稿对象,从命所撰《王之涣与<登鹳鹊楼>》(后刊于《名作欣赏》),未料,于今竟成为别有意味的纪念。
  初刊的两期《教学与进修》中,当时的编者就专门辟有“青年教师之页”与“教学园地”等栏目,发表77级中文专科班张家松、刘桂秋、王中敏、邱小贞等同学的文章;更在1985年文科版上特辟“校友文选”专栏,其《编者按》中称:“这一期,我们集中选载中文科77级几位校友的作品(包括刘桂秋《反训与“语言的思辨精神”》、张嘉彤《把文言文教活一点》、杜宗汾《<石钟山记>逻辑三题》、钮伟国《<绿>的映衬艺术》、徐忠宪《让“提问”大显身手》),中文科77级是一个学习勤奋、团结友爱、勇于进取的群体。毕业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志,成为所在中学的骨干力量。这些校友1985年10月返校,举行了毕业五周年座谈会。他们写作的文章,本刊将择优陆续刊用。希望我院各届校友踊跃来稿。”《教学与进修》特别看重青年老师的发展,也就成了青年老师成长的导师。
  无锡教院77级中文班毕业已经30多年了。为略表鄙衷,写了这篇陋文忆《教学与进修》。愚意以为,桑田沧海事寻常,唯有斯文万古光。日月云逝,但《教学与进修》,斯文不灭。日月云逝,而无锡教院77级中文班,却是一片永恒的绿洲。
  (作者为原教育学院校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