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本溯源,写好新时代教师发展“奋进之笔”

期次:第436期    作者:教学评估与教师卓越中心   查看:35


  一、工作思路教学评估与教师卓越中心作为校内第三方评价机构,秉承“研究、提升、评价、建设”的工作方针,不断深化,反思、拓展、创新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未来工作将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研究,完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为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贡献应有之力,写好新时代教师教学发展“奋进之笔”。
  二、工作举措!1.建立“三位一体”的高等教育研究模式回归本分:提高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江南大学“教师卓越工程”项目面向学校一线教师,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学术能力。通过开设公开课、开展教学研讨会、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等方式,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理论研究,着力推动课堂教学革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探索实施大数据时代的精准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智能时代的核心竞争力”等作为高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更好地促进我校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开展。
  加强研究:开展教师教学发展研究。牢牢把握“教师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这一关键问题,将研究的对象重点放在中青年教师层面,激发教师产生提高教学学术能力的动力。重点关注教师本科教学投入度情况。未来研究将进一步关注教师职业认知,尤其是要重点关注教龄8年以内的青年教师群体和教授群体本科教学投入较少的问题。
  决策咨询:组建校内兼职研究员队伍。中心通过建立“专兼融合”的高等教育研究队伍,组织“以研促改”的院校研究专项课题,当领导决策助手,为教育改革助力。以最新研究热点为切入点,编纂校内专刊《高教动态》,为学校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2.完善“多元系统”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完善方案:构建教师培训体系。中心构建了包括入职教师、骨干教师、潜能教师在内的全方位教师培训体系。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内容,建立一套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的培训专题库。开设师德师风建设培训内容,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在教师中尤其是专任教师中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培训活动。
  建立队伍:打造校内培训师队伍。依据培训专题,结合校内优秀教学奖评选、省级以上教学名师队伍建设等工作,以预约或邀约形式建立一支本校培训师队伍。按照“校内培养、校外影响”工作思路,鼓励并引荐本校优秀培训师参加校外教发活动、培训项目开发,将进一步发挥教学引领作用,更好地履行教发中心辐射周边的职能。
  开发平台:强化教师培训过程管理。构建“互联网+”的教学支持服务平台。实行“前期有调研、过程有跟踪、结果有反馈”过程管理,建立覆盖教师培训全过程的档案袋。创新培训方式,在现有以教学工作坊、卓越讲坛、精品展坛、专题讲座等线下为主培训开展的同时,积极探索基于在线/混合培训的新模式。强化“学习任务”驱动,落实学分制管理,不断提高培训受益面和教师参培度。
  组建分中心: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力争本年度分中心建设基本实现学院全覆盖。同时,加强与现有分中心的联络沟通工作,按照“典型树立、榜样示范”工作思路,尝试推行分中心评优工作,力争以点带面,推动全校分中心工作有秩序有亮点地开展。
  !3.健全“常态高效”的教学监测评估机制立足标准:试点开展省级专业审核评估。依据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组织校内参评专业按照要求进行网上填报,进行校内自评,进一步增强校内专业参与评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依托科学的标准体系,帮助学校构建起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机制,使质量提高成为一个动态的、持续的循环改进过程。
  完善办法:科学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搭建本科教学质量监测系统,探索并启用学生评教新方案。未来将利用学生评教系统,进一步建立课堂教学质量大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及相关文件,探索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整合教师工作的各类数据信息,形成完整准确的教师考核评价工作信息数据库。
  创新机制:基于产出的课程评价的评学新模式。在评教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状态、效果的评议。经过“课堂观察+学生问卷+辅导员问卷+课程考核成绩”等横纵结合的证据链,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全过程数据。基于证据的课程评价,实现评学将模糊的质性评价转向科学的量化评价,增强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完善“教-学”、“教-评”关系枢纽。
  扩大队伍:强化校院两级督导队伍建设。完善督导任职资格制度,推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壮大督导队伍提升质量保障意识,组建稳定的教育质量评估团队和督导队伍,实行校院两级联动的教学质量考评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校级督导队伍,由现有25人团队增至百人,在完善督导评估机制的基础上,形成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专项督导的新型评估体系。
“以本为本回归初心”
发展战略研讨会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