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江南大学一流本科教育的“奋进之笔”

期次:第434期    作者:教务处   查看:106

  一、学校本科教育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当前,我校本科教育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发展不平衡,一流专业数量偏少,专业发展不均衡现象明显;优质师资建设不足,教学名师数量偏少,教授参与本科教学教研不足;拔尖人才培养不足,升学率明显偏低;学业挑战度不够,精品优质课程数量不足等方面。
  二、贯彻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思路举措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中国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轻工特质、江南风格、创新思维、专业素养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一流人才。
  具体举措: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育理念,着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和一流本科专业两个支撑体,实施教学质量提升计划、质量保障提升计划、特色发展保障提升计划。
  1.更新教育理念,凝聚“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共识增强全体教职工育人意识和育人本领,形成“人才培养是第一要务”共识;形成“以本为本”政策引导机制,发挥职称评审、教学奖励等政策在人才培养中的激励作用;强化条件保障,人财物方面的政策和资源都要聚焦人才培养,逐年提高本科教育投入。
  2.提升育人能力,着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严格教授教学底线。推动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教授、副教授每学年必须为本科生讲授至少1门课程,教授每学年要为本科生举行1次及以上专题讲座。
  完善教师发展体系。开展“指导-培训-研修-研究”等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引进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制定教师工程实践锻炼机制;汇聚行业企业师资,以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师资队伍。
  加强名师团队建设。建设一流教学团队,试点在食品和生工学院设置PI团队;开展名师培育“1+1”行动,即每位教学名师带动1个教师团队;鼓励知名学者等主持教改项目,加大科研反哺教学的力度。
  推进教师荣誉体系。优化教学激励机制,办好优秀教学奖、教师节表彰大会等;强化“教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要务,上课是第一责任”意识,争做德高、学高、艺高“三高”教师。
  3.强化质量标准,着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落实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找准差距,整合资源,在标准执行中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持续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主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专业;加强专业调整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适应性,形成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
  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工程。实施《江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专业;推进专业认证工作。
  4.增强课堂挑战度,推进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创新思政教学体系,实现思政课程育人向“三全育人”转变。强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探索课程、专业、学科“三位一体”思政教学体系;试点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5门。
  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实现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探索数学、英语、政治等基础课程“四年不断线”培养,设立公共基础课教改专项;推出创新创业慕课群;推进工科非技术课程研究,打造工程经济、工程伦理等系列课程。
  促进学科交叉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能力支撑转变。加强文理交叉、理工渗透、艺工结合,完善学生跨学科复合型知识体系;打造跨学科创新实践基地,鼓励开展跨学科创新创业实践、交叉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设计能力。
  推进卓越课程教学,实现教学模式的学生中心转变。推出新生研讨课2.0版,由知名教授独立授课,跨学科、跨学院试点开设15-20门;推进卓越课程2.0版,按照“关键课程、优秀师资、卓越效果”理念,深化研讨式教学模式。
  深化教育教学信息化,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智慧课堂转变。力推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探索“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育信息化聚焦于课堂教学,推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仿真与实训相结合、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建设校级以上优质在线开放课程30门。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现教学效果的过程性评价转变。加强过程性评价,将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提高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权重,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5.完善多元协同机制,推进质量保障提升计划强化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学工处、招就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国交处、教师卓越中心、后勤等多部门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学校资源在本科教育的优先配置。
  制定科学的评学指标体系。既要关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又要注重与特色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结合,设计出具有体现不同专业学生差异的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评教向评学转变。
  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加大信息数据支撑力度,建立教学质量反馈机制,构建以数据为基础、以课堂为中心、以制度为保障的常态监测评估新模式,推进评教评学机制改革。
  6.探索差异化管理,推进特色发展保障提升计划构建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基于区域和轻工特色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核心竞争力。探索文科、理科、工科、艺术、医学等差异化的毕业设计(论文)模式,满足不同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
  构建重能力素质的培养体系。推进按类招生专业的培养与分流,鼓励各专业面向全校提供多样化的辅修专业、跨学科课程模块等,转专业“零门槛、不设限”。提升选课自由度,专业课程在教学资源许可的前提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