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加快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

期次:第431期    作者:教务处 魏取福   查看:91


  当前,国家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高等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纵观国外一流大学,普遍将本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将培养一流本科生作为学校发展的坚定目标和不懈追求,也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本科教育为本”。
  对比而言,在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中,还存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贯彻不深入,一流拔尖人才产出不明显,人才培养机制还不能满足研究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需要等问题。鉴于此,结合学校十三五规划、综合改革方案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等指导文件,教务处将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一是加大政策保障,创设一流人才培养改革特区。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一系列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举措,这些都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发挥重要的人才支撑作用。
  学校刚刚出台了《江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明确了“建设一流本科,办好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的总体目标。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本科教学软硬件资源投入,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品牌专业等工作,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国内一流的本科专业。在一流学科领域,建立人才培养示范区,以“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和至善学院为载体,通过全程导师制、个性化培养,实施本硕博贯通“3+X”培养,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创造不设“天花板”的成长空间。
  二是切实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业选择自由度。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路径来看,回归本科教育、以学生为核心、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激发学生潜能和原始创新能力,成为共同特征。下一步学校也将以培养开阔的学术视野、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具备未来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理念,提升学生的学业选择自由度。主要包括推进按类招生专业的培养与分流,形成基于学生兴趣的专业分流模式。扩大专业选择面,鼓励各专业面向全校提供多样化的双学位、辅修专业、跨学科课程模块等,转专业“零门槛、不设限”。提升选课自由度,增加开课数量,探索跨学科专业自由选修模式,加强辅修课程和辅修专业建设,鼓励各专业面向全校提供多样化的跨学科课程,帮助学生形成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三是深化教学改革,适应信息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在世界舞台、国际坐标和全球格局中谋划发展与改革,参与竞争与治理。同时,第一批“00后”也将于今年秋季集中入学,他们都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这些环境的变化对传统的教学、管理都将带来冲击和挑战,需要我们改革教与学的方式。
  下一步,学校将着力通过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建设和引进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打破教学时空限制,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教育教学生态,打造资源丰富、课堂内外一体、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同时,通过推进国际化教学队伍建设、加强全英文专业与课程建设,拓展海外联合培养高校和优质教学实习基地,提升境外学习深造率,打通本硕培养国际化通道等,创设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办学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