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际会风云散,谁人走后谁人收
———游薛福成故居有感

期次:第419期       查看:318


  在拜访薛家花园之前,我并不熟悉将军。实际上,就连拜访也是机缘巧合。
  我本打算前往钱钟书先生故居,无奈钱宅正在修缮。扫兴之余,却不愿打道回府。于是转向只有一街之隔的薛家花园。在外围环绕一周,窥不见半点园中风光。只是疑惑,这占地两万余平米的建筑群落,居然还未被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进程蚕食。这闹市繁区,怎么会有一座府邸,外界的喧闹丝毫扰不了他,于是愈发好奇,房主究竟是是怎样的人物呢?
  站在大门口,无端的升起一股敬畏之情。抬头仰视将军门门额,可以看到一块由光绪皇帝御笔亲题的蓝底金字"钦使第"一竖匾。百年来,这块威风凛凛的匾额,就这样代表并护卫着这江南第一豪宅的荣光。
  薛家宅院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建筑之一。自然不例外地格外注重花园庭院对建筑的点缀。在东、西、后花园中,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西花园。虽面积不大,但是巧妙的运用水塘、假山营造地势的高低错落之感,从视觉上延伸了花园面积。又精选独具江南特色的植物,与水中荷花,山上小亭遥相呼应,粗朴的石板桥与精致的小石桥自然地连接着各个水域。让我这个看惯了北方粗犷建筑的人不得不感叹,江南人,真是把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做到了极致。
  听戏花厅是我的最爱所在。不仅因其景色的优美,设计的精巧,更因其在我看来,是过去与当下的交融。当我坐在吟风轩里,看着那方小巧精致的戏台上,阿姨叔叔们用吴地方言忘我地哼唱着传承千年的曲目,一时间竟忘了自己身处何方,身在何处。恍惚间似乎看见身边坐着薛福成将军,他端坐在在梨花木椅上,专注地听戏。百年的时光静静地流淌,戏台上的吴侬软语和着岁月悠长。正应了戏台两侧李鸿章的对联:桃花流水在人世,风月笙箫坐夜间。
  当年叱咤风云的薛福成将军,在赶往法国前绘就这座宅院的图纸,令其长子修建。在建造宅第时,他的官衔为正三品,赏加二品顶戴。按照朝廷规定,他的住宅厅堂面阔不可以超过五开间,然而他的宅第已远远超过了标准。为此薛家在建造宅第时,在最引人注目的轿厅和正厅采用了独特的对剖双排柱把九开间变成相对独立的三个三开间。正厅则用考究的正六边形蜂窝式砖细墙和已有西方居室装饰风格的移门来分隔,整个故居成“凸”字形。从空中俯看,就象一只硕大无比的鲲鹏振翅翱翔,暗合庄子所云“鹏之奋翼、水击三千里”,“翼运则将徙于南幂”。细想,薛福成的远大抱负不仅体现在其长子名字“翼运”和“南溟”上,还从其宅第的图形上得以体现。
  归国后不久即在上海病逝的薛福成将军,未曾享受一日这座他亲自设计的豪宅。然而生活在这座宅院里的儿孙们,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薛福成的子孙,辞官经商,开办实业,成为江南巨富。根据薛福成的创意、设计,在其外祖父旧宅,大量置地,建成“薛家花园”,成为江南最大的“官家园林”,号称“薛半城”。
  一段春华一段秋,半是喜色半是愁。风云际会风云散,谁人走后谁人收。百年来,这座饱经沧桑的府邸,承载着薛福成的希冀,记录着薛家子孙的打拼,护佑着无锡这片土地的繁华。如今,他仍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供无数后人去了解一段历史,感知一段传奇。
(任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