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非遗传人走上江南大学留学生课堂讲台

期次:第385期       查看:212


◆练习弹奏技法


◆吴炯老师指导学生弹奏


◆乔瑜老师指导留学生雕刻


◆乔瑜老师竹刻作品《芦花双雁》《月季蜻蜓》


◆乔瑜老师讲解竹刻过程


◆展示自己的竹刻作品


◆马红星老师指导留学生制作太湖船菜糕点


◆留学生们的太湖船菜作品


◆展示自己的太湖船菜作品


  编者按:开学以来,由我校宣传部牵线,国际教育学院利用与无锡市政府新闻办合作建立的无锡市“文化传人师资库”,即江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指导教师库”的资源,开展了“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上高校留学生课堂讲台”系列活动,延请一批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我校留学生举办古琴赏析、竹刻、太湖船点体验、糖画制作、剪纸、锡剧赏析和微雕赏析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的代表性人物。把非遗传承人请上为留学生授课的讲坛,是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探索开放办学,积极利用地方资源,努力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和江南特色文化,进一步培养留学生的“知华、友华、亲华”情感的探索与尝试。本期我们采撷活动前半部分的精彩瞬间与读者一起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的不凡魅力。
  ┃【古琴赏析】┃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10月14日下午,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炯老师带着心爱的古琴,踏进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教室,走上讲台,为留学生们上了一堂高雅文化赏析与体验课———古琴赏析。这是国际教育学院2015年秋季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课课程表上的首堂课。
  吴炯老师是无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选聘的“无锡市文化传人师资库讲师”、“江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指导教师”之一。吴老师几十年来一直在教授古琴艺术,经常受邀参加各类展演、讲座,他的学生中不乏外国朋友。音乐是人类情感的世界语言,因此即使是受邀为江大留学生普及中国三千多年前的古乐器,吴老师依然信心十足。课堂上,吴炯老师具体介绍了古琴的起源、现代古琴特点、古琴文化等基本知识,初步介绍古琴弹奏的基本技法等乐理知识,并在讲课过程中穿插演奏《黄莺》、《忆故人》、《醉酒》、《阳关三叠》等不同风格的曲目,引导学生在变幻无方、悠悠不已的琴声中学习如何欣赏。两个小时的课程中,来自日本、韩国、蒙古、哈萨克斯坦、意大利、印度尼西亚、土耳其、也门等十多个国家的近30名留学生凝神静气,安静的课堂上除了吴老师轻抚琴弦和知识讲解的声音,就是学生们情不自禁响起的阵阵掌声。
  土耳其留学生哈利说:“今天我第一次知道古琴,很喜欢,它是中国乐器的代表”;印度尼西亚留学生白宇说:“我以前就听说过中国的古琴,今天来体验以后觉得非常好”……面对课桌上温润、修长且垂着长长流苏的木质古琴,留学生们不由自主地伸出来手轻轻拂弹,经过吴炯老师的耐心指点,他们也尝试起抹、挑、滑音等指法。课程结束时,不少学生向吴老师索要联系方式,表示要拜师学艺,学习弹奏中国古琴。
  ┃【留青竹刻】┃10月21日,无锡“双契轩”竹刻世家第四代传人,江苏省文化厅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锡留青竹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乔瑜老师走上讲台,为30多位留学生上了一堂高雅生动的竹刻课。无锡双契轩竹刻世家,自1896年开始,以竹刻艺术传家,至今已经历119年,传承五代。2008年,无锡留青竹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2009年,“双契轩”竹刻世家第三代传人,乔瑜老师的父亲乔锦洪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乔瑜老师师从书法家刘铁平、画家顾青蛟学习书画,并随著名作家陆永基学习诗文。竹刻作品秉承家学,清灵秀美,素淡雅洁,多次入选传统艺术展览并获奖,经常作为无锡市、江阴市政府的礼品赠送贵宾。
  在课堂上,乔瑜老师系统地介绍了“双契轩”竹刻的传承,留青竹刻采竹、煮青、雕刻的制作三步骤,还用幻灯片展示了自己的代表作品。讲解和欣赏之后,乔瑜老师手把手指点留学生们现场实践,在竹板上兴致盎然地循着留青竹刻画稿、圈边、起地、分筠和平地的雕刻五步骤进行雕制。埋头苦干之后,一些留学生兴奋地举着自己的作品拍照,留下自己与中国传统文化亲密接触的一刻。
  ┃【太湖船点体验】┃11月4日下午,我校35位留学生兴致勃勃地来到无锡市穆桂英美食广场有限责任公司,近距离感受太湖船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此次课程的授课人马红星老师师从太湖船点大师倪伯荣和国家级糕团大师孙吉祥,学习苏式糕团、太湖船点技艺十余年,是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湖船点的传承人。在本学期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课中,太湖船点体验课因其集文化与美食于一身的特点而独具魅力。
  太湖船点起源不迟于明代,由熟米粉裹馅心后,捏成各种形状,蒸制而成。因作为太湖游船上的点心而得名,后经历代技师不断研究改进,将花卉瓜果、鱼虫鸟兽等各种形象引入船点,终于形成了小巧玲珑、栩栩如生,既可观赏、又可品味的特色点心。课堂上,马红星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太湖船点的起源、发展,及其加工制作工艺过程。随后,马老师亲自教授留学生捏制小白兔形状的糕点,学生们更是创造性地捏制出了熊猫、刺猬等各种小动物形状。伴随着一阵阵笑声,同学们迎来了最期待的环节———品尝船点。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精致糕点令留学生们大饱眼福和口福。
  来自苏丹的可可说:“真想不到糕点可以做得这么精致,我很开心,我越来越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束时,留学生都不舍离开,纷纷表示非常享受这堂课,更有同学建议再多安排一堂太湖船点体验课。(文:甘超;图:王永春;审核:周伟)